入侵華爾街,光聽片名,會覺得這部電影大概就像是華爾街之狼這類,在華爾街股票市場裡廝殺的經濟故事,漫天漫地的鈔票,一秒幾十萬上下的生活。不過其實相反的,他是用在華爾街之外的一般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光鮮亮麗的華爾街,這些巨額資金的流動賺錢輪不到他們,但當損失出現的時候他們卻得賠上自己的身家,作為小人物,大家沒有說不的權利,儘管這是一個號稱平等民主的社會。
電影的故事很單純,就是當華爾街受到經濟的衝擊垮台,最頂頭的丟下責任換個產品,原本信誓旦旦一定賺錢的業務員雙手一攤說時勢所趨,委任的律師說這沒辦法,最底下的平民百姓就此破產。原本的愛妻因為成受不了壓力自殺,好好的房子也被抵押。
大家都對賺錢有所憧憬,畢竟這個世界上財富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個人的生活與成功,業務員拼命跑業績、律師努力接案子,這些都無可厚非。保險的立意或許是好的,法律的立意或許也是好的,但立意良善的東西往往因為操作人的不同走了樣。保險公司拿了這些錢做的投資,往往轉而破壞了這些原本表面上的公平正義,像房仲賣房子、小老百姓買房,這些都沒什麼不對,可是在台北,這些舉動卻讓房價維持高漲,讓一般百姓的生活越趨辛苦。
入侵華爾街的節奏有些沉悶,瀰漫著一股無能為力的感受,就算在最後主角決定殺了這些在華爾街操弄金錢的人們,也比較像是一種傾瀉、一種無言的吶喊。這群保安就是老實人,他們生活很簡單,工作、回家,偶而與朋友聚聚餐,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,可是這些單純,相對容易滿足的生活,仍然容易在一夕之間被剝奪殆盡。片中的主角雖然只是一個保安,可是至少身手不凡,受到委屈最後還可以自己去復仇,如果事情發生在其他人的頭上,就只有吞下去,或是鬱悶至死一途。
金融產業就像一把雙面刃,一面開啟了經濟,一面也開啟了社會不公。這部電影讓心裡那對於資本主義的質疑蔓延,社會若要更進步,或許天平要由自由再往平等的方向傾斜一點。